1)必须拆检的主轴一般轴承挡轴颈都有几率存在轻微的损伤,如出现轴表面氧化顏色金蓝,显示局部曾有过热现象,在前轴承孔内的尾端或后轴承孔内的前端处也有几率存在着磨擦发亮或拉毛现象,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该处一般会比其它部位外径小,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局部缺油或轴承过紧;
2)若目测主轴的轴承挡表面粗糙度80%面积仍达到Ra0.8 -0.4;该面积内测量轴颈圆度不超过0.005mm;圆柱度不超过0.01mm,对损伤部位实施正确的修理工艺,精研至平滑光亮,可以修复,但注意在尽量不扩大修研面积的同时要将可能的燒结突起的高点研平,宁可局部稍微低一点儿。被修研部位粗糙度要达到Ra0.4,可用细油石轻研及用抛光带作局部抛光,隨后还要用千分尺测量一遍,确认没有超出轴颈直径公差值的任何高点,最后用煤油清理洗涤干净备用。假如发现拆下的主轴破坏程度超出了上述要求,则一定要采用轴颈镀铬等方法修复,修理难度和费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相对增加较多,必须经设备主菅领导审批。
全部安装好后主轴箱内注入新的润滑油到油镜上限,空载低速起动运转一小时后再变速运转,注意听运转声音、用手感觉轴的振动强弱、轴承位置的温升(温升15℃左右为宜),凭直觉一切良好以后即可试加工工件。
1)对头架主轴关键部位检验并作好原始记录,包括主轴前端定心轴颈的径向跳动、轴肩的轴向窜动、主轴与床身导轨上面及侧面母线的平行度、头尾架轴线)根据维修计划定制拆缷检查步骤。首先清理好现场障碍物,关停电、气、水,按安全维修要求在机床正面挂上机床维修警告标志牌,然后放出主轴箱内的润滑油,拆除盖板、夹头、和有碍主轴拆缷的部件、油管、气管等。
1)检查套的外锥面,可与箱体孔互研,作着色检查,若发现有凸起的部位或凸点要研平。外锥面不是磨损面,但必须与箱体孔壁有良好的接触。
2)套的内孔与主轴配研刮点,要求点子细密均匀,在25×25mm面积内达到20点左右,同时点子要控制好轴承套刮点两端硬中间软的原则,最后几遍研刮要在轴承套安装回机床上进行,这里要强调的是轴套内孔材料是软金属,为防砂纸、砂布的金刚砂镶入该金属层内形成锉刀一样切割主轴,所以套内孔不能用砂纸、砂布打磨。
2)拆下箱体内与主轴有关联的零部件,如调整凸轮、放松张紧轮、拆下无声链等。
3)调松前后主轴承螺母(前后主轴承是内柱外锥式的轴套),拆卸时面对锁紧螺母,反时针转动锁紧螺母几圈后主轴轴承套对主轴间隙增大,主轴即可从尾端向前端推出。
在最后一次调整轴承套研点时在套的调整螺母上对应箱内壁作好标记,刮研工作结束,对主轴、轴承套清理洗涤干净后按一般先拆后装的原则小心细緻来安装,若安装过程中轴承内孔受到碰撞,产生了新的凹凸点,必须拆出重配刮好。安装调整轴套螺母到原标记后可进行人工盘转主轴,迴转中不应有轻重不匀的感觉,如用表检查主轴对主轴承的间隙应在0.005mm内,如达不到可以微调主轴承套,顺时针转动轴套螺母能缩小轴承间隙,反之则增大。
上一篇: 磨削操作流程
下一篇: 你知道电机维修和电机拆卸方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