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机说明书_

时间: 2024-11-21 16:10:21 |   作者: 天博官方网站下载入口

  

打磨机说明书_

  通过对现有的手持打磨机的分析,针对打磨机的各个零件进行功能定义,并归纳、编辑。利用逆推法,首先对对现有的、不同的多款手持打磨机进行拆解,分析其每个零件的结构与功能,见表2-1。

  2.现有的手持式打磨机的缺陷··································第3页

  3.使用打磨机的安全要点······································第3页

  4.打磨机设计要点············································第3页

  和其它工业产品的开发过程一样,在打磨机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工程师和市场营业销售人员相互合作,不断地交换思想。因此,设计项目的初始阶段就要清楚的了解技术方面的要求。设计的过程在一开始可能是定位于创造全新的产品。然而通常情况下,设计过程往往是对现有产品做革新。

  手持式打磨机的使用方式决定人的因素是设计的核心问题。使用者要牢牢把握工具,实现用力推或压,并精确地控制工具的运动。工具可能被举过头顶,也可能置于膝下或身体一侧。工具可能间歇工作,也可能不间断地工作。这一些因素决定工具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是很重要,尤其是在使用者和工具长期非间接接触的手柄。手柄设计的成败直接决定产品的兴衰。因此手柄的触感和把持的舒适感必须优良。

  设计者通过人机工程计算,合理布置手柄的位置,使得使用者的前臂和轴向力在一条直线上。手柄设计的舒适感是关键要素之一,但不是全部。其它人机工程因素一定要考虑,如工具重量,重心平衡,开关位置,扣动开关的力度,震动和噪音,操作者视线,碎屑飞溅方向,风口朝向等等。以上任何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该工具在使用者心目中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通盘考虑人机因素,使工具可以帮助使用者干净利落地完成工作。

  1.原理解相容性评价··········································第17页

  2.方案评价··················································第18页

  (4)加油不要过满或溢出,加完后拧紧油箱盖;(5)如有油溢出,等油挥发干了再开启发动机;(6)避免反复或长期皮肤接触汽油或吸入挥发气体。篇三:毛刺打磨机方案说明

  气马达所具有的特点为:第一,维修、维护较为便捷、操纵也较为方便,因此,其具有维修方便、操纵容易、马力强、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等特点。第二,不存在供应的难度,其介质3为空气,因此,不需要处理使用过的空气,且气体在大气中不存在污染,能够直接进行远距离传送或者集中供应压缩空气。第三,可以直接负载荷进行启动,具有很高启动力矩。停止和启动都十分迅速。还可以轻轻松松实现带负荷启动的功能。停止、启动较为迅速。第四,转速范围以及功率范围较宽,功率大至几万瓦,小功率也在几百瓦,而转速每分钟由零至万转。第五,不会因过载产生故障,因具备过载保护的作用。当出现过载是时,立马停止或者降低马达的转速。若解除过载时,则实现立即重新再启动,并做正常运转。而且不会对机件产生故障或者损害。并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连续、满载运行,且温度的上升幅度小。第六,不会受倒辐射、电磁、高温、振动等的影响,工作性质安全,在粉尘、潮湿、振动、高温、易爆、易燃等恶劣环境下易燃能够正常进行工作,比较适用于工作环境恶劣的条件。第七,多数的气马达要想改变马达排、进气的方向,仅需要对操纵阀进行简单操作就可以实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双向旋转,换言之,就能实现反转或者正转的气马达输出轴,并进行相对有效的瞬时换向。因为转换正反向时的冲击力较小。瞬时就能够升到全速是气马达换向工作的一个主要的有点。利用操纵阀来将进气的方向发生改变,实现正反转的冲击性小、速度快、时间短等,且不需要将负荷卸载。例如:活塞式马达能够在不足一秒的短时间内实现升速;而叶片式马达能够在一转半的时间里将速度提至全速。第八,为了达到调节功率和调节转速的目的,气马达能够直接进行无极调速,要想调节马达输出转速和功率,就要对压缩空气的流量来控制,也就是说,仅要控制排气阀或者进气阀的开度即可实现。

  设计目标的确定首先取决于市场的定位,即专业工具还是家用工具。这两种工具最

  明显不同之处在于常规使用的寿命。专业电动打磨机可能每一天被使用4~6个小时,而且每天都可能被使用。而家用工具可能一个月才使用一次,甚至一年一次。重要的是,专业技术人员依靠专业工具谋生,工具的失效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时间或金钱的损失。

  (3)设计周期短。企业为了在市场中能占据优势,每一款产品从市场调查与研究、概念

  1.现有的打磨机内部结构分析:·································第4页

  2.逆推法建立打磨机功能树····································第9页

  3.绘制结构功能图············································第10页

  六.参考文献···············································第27页

  具体方案如下,1)毛刺打磨机外观尺寸为长(620mm)宽(340mm)高(550mm);2)在滑动板上固定了压块,作用是为了压住产品,当滑动板被气缸推动时,压块工作;3)相对于导向轴而言,凸轴使刀具做往返运动,其运动由气马达带动4)刀具经过度砂,在产品孔内上下位移,就可去除毛刺;5)限位柱科控制打磨机上下形成,换言之,打磨机上下行程是可调的;6)对应不一样的产品以及不同孔位,刀具固定板上能够安装不同的治具;7)该设备能够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打磨效率,具有高度自动化,可实现多孔同时加工。

  (2)检查时发动机应停机,并使发动机处于水平状态,若机油液面低于下限位置,应立即补充机油至上限位;(a)机油尺下限位(b)机油尺上限位(3)机油牌号:

  (1)从飞轮、被打磨的物体中高速飞溅出颗粒,飞轮的转速可能大于1600米/分钟,

  摘要为了可以有效去除产品孔内cnc加工残留毛边,提高生产效率,再增加自动作业装置的基础上,结合客户的去毛边治具可将残留毛边去除。

  文章所介绍的毛刺打磨机的使用,是为了可以将cnc加工残留毛边有效去除。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为数字控制机床,也称为cnc,控制管理系统能够对符号指令规程的程序或者控制编码进行逻辑性处理,是一种程序控制的自动化机床,机床规定是通过计算机译码程序方可执行。半成品或成品零件是通过刀具切削毛坯而成的。在此,介绍打磨机方案及其主要零部件。

  打磨机又称锉磨机,在模具行业表面剖光处理及精加工中普遍的使用。打磨机的特点主要有:1)用电源动力依靠电源提供,可以轻松又有效为用户节省本金的同时,还避免了因气源因素的困扰,动力不需要气泵进行提供;2)该打磨机具有环保、节能、效率高、行程长等特点,该产品可达到一毫米的行程,而同类别的产品只具有0.5毫米左右的行程。行程长是因为设计的结构更为优化,因此,便于携带、噪音低、重量轻,仅仅有15w的上限功率;3)该产品大打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经济而实用,与进口气动产品相比较,该产品价格只是它的几分之一;4)维修方便,配件充足。φ3mm的最大修磨砂轮直径,重量轻、噪声小、不需要对相关气源进行提供,因该打磨机的动力为电源,转速达到了每分钟15000r。最大金刚砂修正轮直径φ3mm,采用低压电源供电更安全,产品的转速分为4挡,三档为12000转/分、二档为10000转/分、一档为9000转/分,完全免去了气动修磨笔产生的巨大噪声。动力采取了专用电源12伏,实现了零排放,5w为输入功率,节省了建设气源的投入,使用环保且极为方便,不受场地的限制。电动直线抛光打磨机雕刻转速为每分钟15000r,模具为其适合使用的范围,功率为18w。对于工艺品而言,工艺品工厂在打磨时科进行精细雕刻抛光,磨具的精巧打磨抛光是一般适用场合。

  根据打磨部位的需要调整磨头摆动角度并可转动手柄通过丝杠调整磨头高度找准磨头要打磨的部位并用手移动打磨机走行架一边移动一边进行打磨作业

  1.手持式打磨机概述··········································第3页

  友情提示:使用nym-2.8翼轨打磨机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本说明书,以确保安全正确使用。

  tb/t247910-93标准研制的小型养路设备,本机选用四冲程发动机,适用于各种轨形的顶面道岔区间平整度打磨、修整。本机可单人操作,上下道方便,作业效率高,角度调整灵活,进给精准可靠,是修整各种轨面的理想产品。

  sj10w-30(适合一般环境和温度使用)sj10w-20(适合低温状态下使用)(4)初次机油加入量为0.65升;

  (1)使用93号或更高标号的无铅汽油,以减少燃烧室内的积碳;避开使用乙醇汽油;

  安全是电动打磨机设计一定要考虑的主要的因素。使用打磨机有很多潜在的危险,如磨头的断裂,漏电等等。即使工具在非工作状态,依然存在危险,大部分电动工具具有较大的重量,因此工具从高处跌落很可能使人受伤。要解决这一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使用者弃用安全保护装置的原因。然后尽可能地改善设计,另一类安全措施就是强行使用安全保护装置。不管设计者付出多大努力,电动工具的安全性还是由使用者正当的操作来决定。

  4.相似性评价整合功能元的解··································第11页

  5.单一指标筛选··············································第14页

  6.方案组合···················································第16页

  3.最终方案确定··············································第21页

  四、最终方案展示··········································第25页

  五、心得体会··············································第26页